儒家注重音乐内在心意
赞同崔豹、苏轼的理解,认为陶潜所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与《庄子》、王弼得意忘言、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则大音至矣的思想相通,意在强调超越音声,追求弦外之意,把握音乐美之所在,而不在取消弦声,否定弦声。而张随、顾逢、杨发、宋祁等人的理解则异于《庄子》、王弼,同于《老子》,而与陶潜之意不合。罗文的主旨在强调物性本体与艺术本体的区别,强调音乐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主体意识中的存在,故既引张随等人为同调,又以张随等的理解去理解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因而就有不解音律的陶渊明、宁可有无声存意之乐,如渊明弹无弦之琴这样的说法出现,可见其思想近于《老子》,远于《庄子》与王弼,而对陶潜的真意则有所误解。
上述《老》、《庄》、王弼、陶潜的思想均可归之于道家。道家之外,儒家、佛学的音乐美学思想亦曾涉及音乐作品及其存在方式问题。
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乐记乐情》曾说“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礼记孔子闲居》曾说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夙夜其令宥密,无声之乐也后二句意谓日夜谋划施行宽和宁静之政,人民就喜悦,这就是没有音响的音乐。他们表明儒家都程度不同地强调对于音乐重要的不是外在的音响而是内在的心意,其中《孔子闲居》更把内在心意称为礼乐之原,即音乐的根本与本源。但包括《孔子闲居》在内,他们又都不认为音乐可以没有音响,只是一种意识中的存在,也都不认为音乐作品无精神性《声无哀乐论》所说乐之为体,以心为主,其意与此相同,故其思想与罗艺峰等也不相同。
FAQ常见问题
-
价格:¥5800
-
价格:¥9800
-
价格:¥12800
-
价格:¥16800
-
价格:¥3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