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从他所要表现的内容包括感情出发,依据他所了解的音乐元素的表现性能,设计出作品的形态。他从社会中、自然中得到丰富的感受,创作时,或灵感突发,或酿育多年,或激情难禁,或心境怡然,或喜笑颜开,或泪涌如泉,或如醉如痴,或似癫似狂,或气吞山河,或柔肠欲断,他哼哼唱唱,拉拉弹弹,想象在驰骋,乐音在回响,终而把理想的形态肯定了下来。此时,内容已经包含在音乐形式之中,成为形式化了的内容;形式已经和内容密切不可分,成为内容化了的形式。这便是形为情设,形情于形,情化形态,形态化情。歌唱家、演奏家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以自己丰富的意识??感情的和审美的,高度的才华??技巧的和整体结构的,将作品的内容(包括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把音乐美鲜明完整地体现出来。感情发自内心,产生一种气息、一种力量,作用于歌喉和其他歌唱器官,或作用于身躯、手臂、指尖、乐器,形成一定的音量、一定的音色、一定的音势、一定的乐音的运动形式、一定的音乐形态。感情和音乐形态之间,通过气、力、物的运动取得了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气、力、物的运动相通。孔子说钟鼓之声,怒而击之则武,忧而击之则悲,喜而击之则乐,其志变,其声亦变其志诚,通乎金石,而况人乎?这里所讲的基本道理,是比较深刻的,志变声亦变,情变则音乐的形态随之而变,志通金石。这个“通”字,讲得很好,志与金石,情与声,不是一回事,但可相通。
格式塔心理学讲异质同构,按照这种理论,不管什么事物,只要其力的式样在结构上与人类感情中力的作用达到同样复杂的水平,它就是这些感情的表现,或具有表现性。
格式塔心理学有其成就,但用这种理论去说明感情与音乐形态的关系就说不通,而且在逻辑上会将人为之乐和自然界的音响等同起来,模糊了它们质的界限。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乐音运动不是纯粹的物理运动,也不是与低级动物感情相联系的一种声音运动,而是在人类的极其精细的心理运动的指导下的富于艺术美感的乐音运动。乐音的运动和自然界的声音运动不同,就它的产生来说,它和人类的感情活动不是互不相干的两种运动,而是密切相关的两种运动,它是在人类的感情活动影响下、驱使下产生的一种运动;它和人类的感情不是互不相干的两种质,而是息息相通的两种质,不是绝对的异质,而是有所通的通质。音乐的形态不是自生的,而是心生的。音乐的结构不是自构的,而是心构的。有生命的音乐形态是情化形态、意化形态,不是无情无意之形态。所以,人的感情与音乐的形态,实际上是通质同构而非异质同构。在声音运动中,人类为什么特别钟爱乐音的运动呢?就在于这种通质,人类把自己的意识、自己的感情灌注于音乐之中,因此通过音乐,人类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和感受自己,并能更好地相互沟通,又正在于这种通质。
人的感情和音乐形态的通质同构,既表现于由心到乐的过程,又表现于由乐回到心的过程。正因为第一个过程二质相通,必然又使得第二个过程二质相通。所以,它是实实在在的通质同构。
这两个过程,均为两千多年前的公孙尼子在《乐记》中揭示了。
请看第一个过程,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瞧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咩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请看第二个过程,志微瞧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咩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音乐表现感情,虽不像语言那样明确,但却可以比语言更丰富、更细腻、更感人。什么样的感情音乐不能表现呢?什么样的境界音乐不能达到呢?音乐表现人类最丰富、最博大、最深刻、最细腻的感情,音乐能达到最崇高的境界。这些感情和这些境界,语言说不清楚。语言说得清楚就不需要音乐了。语言虽然说不清楚,音乐也不能翻译,但全世界的人都能领会,都能受其感动。
-
价格:¥5800
-
价格:¥9800
-
价格:¥12800
-
价格:¥16800
-
价格:¥3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