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学校
批判摇滚音乐

  北京今年的摇滚热不是一种简单的时髦,它是青少年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青少年亚文化生产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历史产物,它的核心是对传统和现时价值观念的背离和反叛,是青少年在当代生活条件下确立自我的一种
生活与文化群落,它在服装、语言、举止和音乐方面树立着一系列标志。摇滚乐半个世纪的历史就投射出了青少年亚文化的发展过程。青少年亚文化的存在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只要工业化、商业化和都市化的条件构成,青少年亚文化群也就一定构成,摇滚乐也就成为可能。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又怎能仅以道德判断和
生理学判断(分贝量)来解决呢? 

   对于“1990现代音乐演唱会”上“上千疯狂的歌迷在场内点燃打火机或火柴不停地摇动,还有人燃烧了手中的节目单”这一现象,金兆钧认为:首体的火星从消防角度无疑是严重的问题,但从火星点点所表达的情绪看来并不仅是消防问题。这是显而易见的。摇滚不会像港台流行乐一样老少成宜,它将更明确地仅属于一部分青少年社群,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从青少年亚文化的角度阐述摇滚乐存在的合理性之后,金文认为:还有一点可以预言,同国外一样,摇滚的生产中也会产生近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垃圾。这没有什么不可以批评甚至指正的。但那百分之一的精品可能就表明着摇滚的真正文化价值。

    针对金兆钧的看法,赵讽发表了截然相反的意见。赵讽首先对金文提到的很多批判摇滚乐的人持有的“把摇滚乐说成是自爵士乐发展而来”、“对摇滚乐了解不多”的观点进行反驳,认为:

    事实上,谁也没有说过摇滚直接来源于爵士,但是,从爵士到布鲁斯,到摇摆,到的士高,到乡村音乐,到摇滚,正是通俗音乐或者叫商品音乐发展的一个具体过程。

对金文提到的“亚文化现象”,赵文认为:

    这些人用“亚文化”这个词儿,不外是用以反对对此作“阶级分析”的挡箭牌,而当前,用一些新名词企图取代马克思主义,甚至贩卖新名词来吓唬人是不足为训的,而这正是单枪匹马很时髦的不正文风。

针对金文提到的中国大陆青少年亚文化存在的条件,赵文则认为:

    我们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同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商业化和都市化吗?如果不等同,摇滚是否也要“必然”地在社会主义的大地上发展呢?

    针对摇滚乐的“抗议”性质,赵文则反问“中国青年也要仿效这些行为么?社会主义社会也需要这种‘抗议’吗?”⑥
    文章最后对金文不主张对摇滚作“道德判断和生理学判断”的论点也表示不同意见:“为什么西方人可以作道德判断和生理学判断,在社会主义社会反倒不许可呢?
    以上对于摇滚乐正反两方面的争论,反映了当时音乐理论界对摇滚乐的不同认识。
金文的观点虽然从青少年亚文化的角度,阐述了摇滚乐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也指出了青少年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背离和反叛这一事实,但是,对于青少年亚文化产生的依据缺乏一定的分析,尤其是脱离开中国当时的社会文化发展背景来谈摇滚问题,往往不易把握住问题的实质。而赵、讽先生的批评,主要是从改革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谈的,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并且,对摇滚乐的认识,也是可以选择从“道德判断和生理学判断”的角度进行研究、给予认识的。
    对于流行音乐、尤其是摇滚乐问题的认识,认识的角度应当是多方面的。摇滚乐的社会影响也不是仅限于青少年亚文化群。摇滚乐的“反叛”心理、“不满”情感,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从教育的角度,也是不能不认真对待的。这方面,更应该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多种角度人手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形成较为完全、恰当的结论。
    笔者认为,有关摇滚乐问题必须要清醒地认识以下三点:
    首先,摇滚乐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才产生的一种音乐样式,必然有其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摇滚乐不可能出现。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当代社会,由于存在着较多的变化,使得社会成员,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对自身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生活的认识较过去有较大的改变。如:自我意识的增强、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由于暂时的失落而产生的思想迷惘等等。尤其是受广大青少年社会地位“边缘化”性质的影响,广大青少年有着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反抗父辈权威、对历史进行反思的心理需求。广大青少年的这种心态恰恰与摇滚乐的表现方式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因此,有关摇滚乐问题的研究必须要以青少年的文化研究为基础。
    其次,对于摇滚乐问题的争论,其实质仍然是对“音乐存在方式”问题的不同理解在流行音乐领域的延续。如:摇滚乐《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不是我不明白》由于其歌词涉及到政治敏感话题而遭到传统人士的猛烈抨击之时,却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有大学生认为“崔健的《一无所有》和《不是我不明白》以及《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现在已经成了我们的老三篇。《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就是张思德、白求恩精神,而《一无所有》就是愚公精神”①。因此,对于摇滚乐歌词表达的观念进行分析和研究时,一定要注意“音乐是什么”问题的美学意义上的回答。当意识、形态、行为中的任何一方面发生变化时,都有可能会改变该文化样式的文化属性,也必然会改变对其进行的判
断和评价。
    最后,还要从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对摇滚乐展开必要的研究。笔者认为,当音乐的音响形态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的心理、生理活动形成某种“同构”关系时,音乐的听觉效应就会出现(比如音乐的节奏和人的心脏跳动频率的某种“同构”、“同态”等)。这方面,有一些报导性的资料,是能对此做出说明的:

    不少人听摇滚乐时都会将音量调高,外人难以明了个中享受。英国新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原来人耳内某器官会对巨大声浪产生强烈反应,会令大脑有关部位产生性及食物的联想,令人畅快。科学家表示,这或许就是摇滚乐有无数支持者的原因口巴。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个位于“内耳迷路”的小型器官“球囊”,在接收到90分贝以上的巨响时,便会有强烈反应。声音带来的震动会被转化成信号,传至自主神经的最高中枢下丘脑。下丘脑除负责掌管平衡之外,如性欲和饥饿等。由于“球囊”与负责舒畅感的下丘脑部分连接,因此相信这就是摇滚乐流行的重要原因。

    总之,这一时期在大陆流行音乐徘徊、低落的同时,摇滚乐却一枝独秀,在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活中树立起了自己的文化身份。虽然对摇滚乐也有种种反对的声音,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确实已经出现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了,即:摇滚乐已成为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已日益扩大。

在线提问
姓名:
内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FAQ常见问题
联系方式
13355600109
  • QQ:800 019 057
  •    13355600109    张老师
  •    18130020210    程老师
  •    18119657231    汪老师
DJ培训
公司简介
照片展示
顶尖视频
教学资料
报名方式
培训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天波路天怡商务中心4层、10层
Copyright © 2018 DJ88.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3015027号-7
合肥新迪杰唱片制作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禁止链接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 顶尖DJ培训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