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唱片公司经营机制出现了转换
从1995年起,唱片行业由于经济的原因出现了创作与发行分开的局面。到1996年,由于经济利益的分配与制约,更主要的是由于国营唱片公司资金的衰竭,无法投资歌手及其唱片的制作和推广,小型的音乐人工作室应运而生,且蓬勃发展。
迄今为止,这样的工作室广州有十五六家,如:天地人、唱将、船夫、颂今、西蒙等;上海有7家,如早已成立的‘红太阳、新星座、新音乐、沈传薪一黑川,后来成立的大峡谷、天碟、美优赛克等;北京有10家左右,如领先,、三雄,、风行,、天帽,、方大,、东艺,、麦田,等。
这些音乐工作室一般都是由著名音乐人担纲,制作人、歌手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想法寻求合作者,使用制作经费。由于音乐工作室没有唱片公司的各种束缚,负担风险较小,运行起来灵活机动。并且不再拘泥于原有唱片公司出版与发行的机制。但是这种运行方式的缺点是由于多数音乐工作室靠歌手自筹制作经费,往往投入资金少,缺乏长远目光,经常是出一首单曲四处打榜最终悄无声息,因此,对音乐工作室来说,寻求发行能力较强的公司,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而对于发行公司来说,它们也需要工作室的创作力量。如:北京京文音像公司直接投资制作,它在1996年签的唱片约基本上都是以向歌手或乐队预支制作费为前提,使得创作、制作者目光更接近市场。发行、制作两大环节的合作从而更加紧密。上海声像出版社与北京“麦田”的合同则规定:“麦田”在未来的3年内把全部作品交上海声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制作与企划宣传费双方各承包一半,同担风险,利润分享。
唱片行业格局的变化,使得流行音乐的操作运行机制也发生了改变。
FAQ常见问题
-
价格:¥5800
-
价格:¥9800
-
价格:¥12800
-
价格:¥16800
-
价格:¥3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