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
附图:
冼星海(1905—1945):人民音乐家、作曲家。出生于澳门一个贫困船工之家。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他的幼年在贫困与
不幸中度过,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他被寄养在外祖父身边。七岁时外祖父病逝,他跟随母亲下南洋,靠母亲的佣工收入维持生活。
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他作为华侨尖子生进了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半工半读。其问他学过小提琴,吹过单簧管,还担任过校乐队指挥。
1926年他进北大音乐练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选修小提琴,两年后又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小提琴、钢琴。学习期间,他在院刊发表
《普遍的音乐》一文,提出“中国需求的不是贵族式或私人的音乐,中国人所需求的是普遍音乐”,并认为“学音乐的人”要“负起
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表现出鲜明的爱国、民主思想。1929年冬、1930年春,冼星海来到法国巴黎。在异邦克服种种困难,
先后投入多位名师门下学习小提琴、作曲和指挥。1935年冼星海回到上海,面对民族危机的日趋严重,他抛弃了寻求个人艺术前途发
展的幻想,勇敢地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他以大量的歌曲创作,有力地推动了当时以武汉为中心的抗日歌咏运动。1938年秋,冼
星海来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当时武汉已经沦陷,冼星海的好友、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也来到了
延安,与冼星海相遇。光未然在行军途中渡过险峡
急流、怒涛澎湃的黄河壶口时,目睹了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到达延安后写出了长
达400行的长诗。当他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这部诗篇时,冼星海被深深地打动了。在狭小的窑洞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了六天,一
部大气磅礴的合唱作品一《黄河大合唱》终于诞生了!几天之后,《黄河大合唱》进行了盛大演出,整个延安都轰动了!毛泽东看完演
出后,禁不住连声赞叹:“好!好!”当第二年夏天周恩来回到延安看了大合唱的演出之后,立即为冼星海挥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
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周恩来曾亲自指挥一大群热血沸腾的青年人演唱《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这部
近代中国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1935—1945年,冼星海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
上》等抗战歌曲,及交响曲《民族解放》,管弦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作品,为我国音乐发展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1940年,冼星海离开延安,去往苏联学习和创作。l945年10月,他因病去世。毛泽东亲笔为他题写了挽联:“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
同志致哀!”
-
价格:¥5800
-
价格:¥9800
-
价格:¥12800
-
价格:¥16800
-
价格:¥32800